本文我們主要介紹一種融合ONVIF和GB/T28181-2011 標準的標準化聯網設計思路。
聯網結構模型
對于典型的軌道交通聯網架構,我們可以分為圖1的三個層次。
車站層:車站監(jiān)控的獨立系統,由控制服務器進行本地顯示、錄像、周邊設備的接入,控制服務器還負責向線路運營中心提供本地資源的調用服務。
線路層:城軌線路一級的聯網監(jiān)控系統,管理本線所有車站的視頻資源的調用、處理車站的報警信息,同時還要向線路外的視頻調用請求提供服務。
聯網層:城軌系統向上層運營中心或城市級圖像監(jiān)控系統或其他指揮系統提供圖像信息的虛擬化聯網數據交換系統。
系統的角色
車站前端視頻設備:部署在車站監(jiān)控子系統中,輸出數字視頻信號,并進行視頻壓縮編碼,壓縮碼流通過網絡進行傳輸。
車站視頻解碼器:部署在車站控制室、警務室等場所,調用前端視頻設備的碼流,解碼輸出到監(jiān)視器上。
車站控制服務器:響應車站控制終端的請求,發(fā)出指令,控制解碼器調用前端視頻。
響應運營中心的控制指令,并將前端視頻流,轉發(fā)到中心的解碼器。
接入車站周邊的報警設備,并產生相應的聯動。
車站控制終端:發(fā)出調用指令。
運營中心OCC控制網關:響應客戶端的指令,并以標準控制協議,向車站控制服務器發(fā)出調用車站視頻的指令;響應上層網關的控制協議,向車站控制服務器調用視頻,并向上層網關進行轉發(fā)。
運營中心OCC客戶端:發(fā)出調用車站視頻的指令。
運營中心OCC解碼器/大屏顯示控制:解碼車站控制服務器轉發(fā)的車站視頻流并進行顯示。
外部控制網關:響應客戶端的指令,并以標準控制協議,向OCC控制網關發(fā)出調用車站視頻的指令;并轉發(fā)相應視頻。
整體標準體系設計
在車站以下的范圍內,可以采用ONVIF作為設備接入和管理的標準化框架,而在車站以上采用GB/T28181-2011作為聯網的主要通信協議,主要的原因是:
首先,車站內區(qū)域是設備集中的區(qū)域,大量的設備接口也都是在車站內區(qū)域,采用設備廠家支持較好、較成熟的ONVIF標準,可行性較好,設備選擇面較寬。
其次,在線路以上層面以及和外部共享的系統接口上采用GB/T28181-2011 可以保證將來能接入到公安、政府應急指揮、智能交通等大平臺上,有一定的前瞻性。
最后,如果我們在編解碼標準上采用H.264同時精心選取同時符合ONVIF,GBT 28181 的傳輸和封裝要求,那么,音視頻流從前端到后端基本可以不經過“翻譯”,保證了系統的完整性。
推薦閱讀:
城市軌道交通視頻監(jiān)控現狀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視頻監(jiān)控聯網標準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