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容量千億
電源管理芯片主要負責電子設備所需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和管理,主要功能包括電壓/電流的轉換、電池的充放電管理、監(jiān)測和保護等,屬于電子設備的電能供應中樞和紐帶。根據 WSTS 的數據,2020 年電源管理芯片占全球模擬芯片市場份額的 62%,是模擬芯片最大的細分市場。
近年來,隨著 5G 通信、物聯(lián)網、新能源汽車等下游市場的發(fā)展,電子設備愈發(fā)注重對于電能應用效能的管理,從而帶動電源管理芯片需求的增長。根據 Frost & Sullivan 的數據,2020 年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為 330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525 億美元,2020 年至 2025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 9.73%。
其中,中國屬于全球最大的電源管理芯片市場。 Frost & Sullivan 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為 118 億美元,約占全球 36%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235億美元,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50%。由此計算, 2020 年至 2025 年,我國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guī)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4.77%,增速明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整體來看,大多數電子產品及設備等具有電源管理的需求,因而電源管理芯片應用領域較為廣泛,且隨著快充充電器、智能音箱、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的出現(xiàn),電源管理芯片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具有較大的市場發(fā)展空間。
二、國產替代加速
不過,電源管理芯片行業(yè)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yè),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其中,由于國外廠商普遍成立時間較長,在電路設計、產品工藝、應用方案設計等領域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主導地位。
根據 Omdia 數據,2019 年全球前五大電源管理芯片供應商分別為德州儀器、Dialog、高通、意法半導體、英飛凌,CR5達46%;另外,全球前十大電源管理芯片廠商也均為國外廠商,合計市場份額合約為 62%。
相對而言,國內廠商在產品覆蓋面、品牌知名度、設計研發(fā)及生產的規(guī)模效應等方面則具有一定的劣勢,圣邦股份、晶豐明源等頭部國產廠家市場份額基本維持在1%-2%之間,國內電源管理芯片市場80%的份額仍被歐美廠商壟斷。
好消息是,隨著行業(yè)需求的快速擴張,以及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國內客戶保障供應安全性、穩(wěn)定性的需求加大對國產電源管理芯片的采購,國內電源管理芯片生產企業(yè)正迎來國產替代的良機。
另一方面,國內電源管理芯片設計企業(yè)也在不斷加大研發(fā)投入,產品技術水平逐步追平國外大型企業(yè),部分關鍵性能指標達到甚至超過國外領先廠商產品。其中,南芯科技充電管理芯片已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圣邦微電子的PMIC成功進入蘋果供應鏈,并已通過蘋果高端 機型iPhone 14 的質量認證。
在國產替代的大趨勢下,大批的國產電源管理生產企業(yè)迎來發(fā)展良機。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電源管理芯片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