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系統(tǒng)中,每個天線包含一對光柵,能讓光線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波長發(fā)射(被動衍射光柵, passive diffraction gratings)。在光波長改變時光的方向也會改變。
大家都經歷過慢速Wi-Fi的痛苦。隨著家中的無線網絡設備愈來愈多,Wi-Fi網絡日益擁擠,埃因霍溫科技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為此提出了一種基于無害的紅外線(infrared rays)無線網絡,其每道光線傳輸能力超過40Gb/s,同時由于所有設備都能從光源獲取光線,因而沒有共享網絡的問題。
研究人員提出的無線系統(tǒng)相當簡單且廉價──無線數據可來自數個安裝于天花板上的“光天線”,它們能精確地引導來自光纖的光線。由于沒有移動部件,因此也沒有維護需求且不需要電源。
在該系統(tǒng)中,每個天線包含一對光柵,能讓光線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波長發(fā)射(被動衍射光柵, passive diffraction gratings)。在光波長改變時光的方向也會改變。由于使用了安全的紅外線波長,因此這些光線也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
當用戶拿著手機或者平板走動時,如果設備離開某條直射光線,另一條就會接替。該網絡使用反向的無線信號跟蹤每個無線設備的精確位置。如果要添加設備也相當簡單,因為設備們都被被分配不同波長的相同光天線,所以他們不必共享容量。此外,不再有任何來自相鄰Wi-Fi網絡的干擾。
目前的Wi-Fi使用2.5或5GHz的無線電信號頻率,埃因霍溫的系統(tǒng)采用1500nm或更高波長的紅外線,光的頻率也更高,可達200THz,這將實現(xiàn)更大數據容量。埃因霍溫的研究人員Joanne Oh表示在2.5米距離時網速可達42.8Gbit/s,而目前在荷蘭平均的無線連接速率只有17.6Mb/s。即使是目前最好的系統(tǒng)速度也只有300Mb/s,因此光傳輸技術將能比Wi-Fi網絡快上100倍。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技術可望在五年內落地到實際應用,首批采用的將是高數據傳輸量的設備,如視頻
監(jiān)視器、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等。
本文由a&s傳媒編譯,轉載請注明來源。
免責聲明:本站所使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部分來源于互聯(lián)網共享平臺。如使用任何字體和圖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權所有方的,皆為無意。如您是字體廠商、圖片文字廠商等版權方,且不允許本站使用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核實后將立即刪除!任何版權方從未通知聯(lián)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賠償或上訴法院的,均視為新型網絡碰瓷及敲詐勒索,將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經濟賠償!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