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更大的投資,以極低的價格將少林寺風景區(qū)的控股權讓給了港中旅。作為回報,港中旅為當地建設系列大項目,帶來直接投資的同時也做大當地旅游業(yè)蛋糕。三年過去了,港中旅靠著少林寺這棵搖錢樹,獲利頗豐,投資上項目的事卻不見動靜。
地方政府自然不甘心,于是7月1日強行接管了景區(qū),但在上級部門的干預下,第二天又恢復了原狀。目前來看雙方是維持現狀,其實“暗戰(zhàn)”才剛剛開始。據《經濟觀察報》
地方政府獲利最大
自少林寺商業(yè)化以來,各方都想分得一杯羹。當然,獲利最大的依然是當地政府和少林寺本身。在以少林寺為核心的少林景區(qū)門票收入中,少林寺和地方政府三七分成,少林寺三,政府七。一年的門票收入在1.5億左右。
這兩者間也會矛盾不斷。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曾說,門票收入分配中,少林寺基本比較被動,到底賣了多少票,多少人是免票的,都是他們說了算。
即便承諾給的,也不一定能拿到。為了要回數千萬門票分成,還曾發(fā)生過少林寺和尚凌晨兩點到河南省政府門口上訪的事情。認為少林寺對錢太“計較”,有政府人員就曾私下指責說:“你和尚念好經就行了,要那么多錢弄啥?”
當地群眾是利益第三方
除了政府和少林寺外,借少林寺揩油的利益群體也不可小視。在少林寺景區(qū)內,有不少有著復雜背景的利益主體,有搞武術表演的,有搞酒店的,有自建景點靠忽悠游客“香火錢”掙錢的,也有冒充和尚算命騙錢的。
7月8日,釋永信端坐于山門前,接受數百洋弟子的跪拜大禮,當地群眾嘖嘖稱贊,“永信搞得不賴。”當地人談起這個方丈時,都是“永信如何如何”,猶如談論自家的鄰居。既然是鄰居,也就少不了糾紛。鄰居們雖然勢單力薄,但“知根知底”,誰與誰有糾葛,誰與誰不和,都清清楚楚,隨便弄出點事,都能攪動整個利益格局。
每當少林寺與外界有糾紛時,就是其傳言的高發(fā)期。在少林寺方丈“百億存款、包養(yǎng)北大女生”事件中,少林寺就懷疑是少林寺影響了別人發(fā)財被報復,起因是登封有關部門要拆掉少林寺旁邊的一座老院子建酒店,在大張旗鼓準備建設時卻被叫停。
誰在監(jiān)控少林方丈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糾紛,一些未知的對手更厲害。據少林寺的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在為方丈修整臥室時,曾在屋里發(fā)現了多個攝像頭,其中一個正對著方丈的床頭。是誰裝的這些攝像頭?是誰在24小時監(jiān)控?
除了最直接的經濟利益外,“名”的變化也在影響著各方的心態(tài)。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就舉例說,現在領導們合影的時候,永信都主動往中間站,明顯不懂規(guī)矩;在少林寺向領導們送禮時,永信站在原地不動,讓領導排著隊到你面前去領,搞得跟恩賜的一樣,“既然是送給領導們的禮品,你就應該雙手送到領導面前。”
這些細節(jié)是否少林寺刻意為之,不得而知。但另外兩個細節(jié),則在寺內被津津樂道,一個是普京到訪少林寺,只有釋永信和其平行而坐,一位陪同的河南省主要領導試圖把座位與釋永信并齊,結果被普京的保鏢摁在了原地;另一個是今年的7月3日,美國洋弟子歸山朝圣,第二天就是美國的獨立日。
港中旅接管少林寺后,和少林寺尚未有大的沖突,讓少林寺比較生氣的有兩件事:一是少林寺邀請各地僧人到少林寺參加活動,因協(xié)調不暢,不得不自己花2 萬塊錢為200多人買了門票;另一件是,港中旅控股的合資公司為省錢、省事,將下水道修到了少室溪的河床中間,使原本就水量不足的少室溪更為干涸,“碧溪鎖少林”的景觀徹底消失。
一邊是走向世界的少林寺,一邊是不斷為各種利益糾葛的少林寺,這就是這座已經傳承千年的禪宗祖庭的當下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