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關注面部識別領域的朋友們來說,最近Clearview AI可謂一舉成名。
1月底,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在宣布決定采用有爭議且侵入性的ClearView AI監(jiān)視系統(tǒng)時,爆發(fā)了全球抗議活動。Clearview AI被人們認為將導致反烏托邦式的未來或者類似的后果。因為其的一項面部識別應用可對任一一張人臉照片進行識別,識別內容包括姓名、地址以及其他更多細節(jié)。當下,該應用包括30億張圖片信息,且已被包括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在內的超過600多個機構使用。
而正這是因為這項面部識別應用,Twitter、Google、YouTube以及FB先后向Clearview AI發(fā)送了停止訪問信,嚴禁騎在以上四家平臺上收集可用于識別個人身份的數(shù)據(jù)。本周四,Clearview AI的面部識別軟件又面臨一項新的集體訴訟,被指控指控Clearview在未經(jīng)書面同意的情況下收集、存儲和使用生物特征信息,并要求賠償500萬美元。
停止采集用戶數(shù)據(jù)和被指控對于Clearview AI到底意味著什么?由于無法采集足夠多的人臉數(shù)據(jù),Clearview AI的面部識別技術無法得到發(fā)展以及進步,無法精確識別人們身份。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瞬間成為美國科技公司的公敵呢?而對于Clearview AI來說,是對它的肯定嗎?
對于Clearview AI來說,科技公司的集體封殺,在提高其知名度的同時更給其帶來了嚴重的考驗。而其之所以稱為“全民公敵”,則是因為面部識別技術。
其實,美國人對于面部識別技術的謹慎,早已世界聞名。在美國,可以根據(jù)人臉識別每個人的技術一直都是禁忌,因為它嚴重侵犯了人們的個人隱私。且在大多美國人眼中,面部識別就像是“黑盒子”一般的存在。
那么美國人為何如此忌憚面部識別技術?
大多數(shù)反對面部識別技術的美國公民強調,面部識別的出現(xiàn)讓他們看到了一些真實的《黑鏡》事件,他可以在秘密中對人們進行無痕跡跟蹤。嚴重侵犯了人們的隱私權。在他們看來,面部識別可以用于大規(guī)模視頻監(jiān)控,而一旦這種技術被政府采用,他們必須限制這種技術不受限制的使用。
筆者比較好奇的是,連槍支這類極具傷害性的武器都允許存在,在嚴格規(guī)范下僅僅限制自由和隱私的面部識別技術為何難以生存呢?
盡管對于面部識別技術的恐懼和抵制,美國人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十年之久。但最終,美國人還是不得不接受面部識別技術必須存在的事實。當然這種存在的事實,必須建立在法律限制的基礎之上。
面部識別技術的監(jiān)管在美國一直是見較為“熱鬧”的全民性話題,從2019年至今,美國國會已經(jīng)召開了不少于三次聽證會,以討論面部識別技術的監(jiān)管問題以及立法問題。
最新的消息是,今年1月,美國眾議院監(jiān)督與改革委員會舉行了第三次面部識別的聽證會,主旨是探討面部識別在私營部門和社會中的應用。本次聽證會的最終結果是:在使用人的照片進行訓練模型之前,必須需要征得照片本人的同意。而政府在部署面部識別系統(tǒng)之前,該技術必須達到高性能標準,防止面部識別被使用在政治集會和抗議活動中,以及防止對學校的過度監(jiān)管或執(zhí)法機構的逮捕。另外,美國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并修訂《面部識別常識法》。
盡管面部識別技術在美國至今依舊被視為“黑鏡”般的存在,但這次聽證會的舉行,也讓我們看到了,面部識別技術在美國落地的可能性。
諸如Clearview AI的首席執(zhí)行官Hoan Ton-That在為公司辯解時強調:你必須記住,面部識別僅僅用于事后調查,而不是24/7的全面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
對所有新鮮的事物保持敬畏之心,是人類慣有的態(tài)度。但是,這種敬畏之心不應該是一味地否定和抗拒。適時地接受和認同,才是真正的敬畏!
面部識別技術也應是如此。
(本文僅代表本人觀點,與網(wǎng)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