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 Kinect 為代表的眾多 3D 動作追蹤系統(tǒng)不同,近日幾位 MIT 工程師公布的最新研發(fā)成果 WiTrack,不僅不再需要借助攝像頭,同時它還能“看”到墻的背。
此種效果源于核心技術的不同。不依賴于攝像頭對室內畫面的捕捉,WiTrack 轉而依賴無線電通信。這種信號攜帶的能量非常低,是 WiFi 信號的 1/100,是手機信號的 1/1000。它通過接收從空間移動人體反射回的信號進行 3D 建模,從而判斷人體位置,精度在 10cm 到 21cm 之間。而依賴于無線電信號可以穿墻的性質,WiTrack 也因此能夠捕捉墻背后的動作。
目前,該系統(tǒng)僅能一次追蹤一人位置。但理論證明,這種 3D 追蹤技術能夠捕捉整間屋子的動作,而且不需要各種繁復的傳感器和攝像頭布局。
當然,WiTrack 目前還停留在實驗室項目階段,離真正的消費級產品還有距離。不過,該項目研究員 Fadel Adib 表示,WiTrack 現已可作為配件植入消費級電子產品內。在智能家居領域,WiTrack 可用于判斷主人進出門的動作,從而自動開關燈;判斷起床動作,從而自動打開浴室熱水。另外,WiTrack 在偵測跌倒的問題上,準確率高達 96.9%,從而可用于保護老人 / 小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