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4年三月,Facebook以20億美元購并加州虛擬現實耳機開發(fā)商Oculus VR公司不久后,蘋果(Apple)稍早前也宣布將以32億美元天價收購Beats Electronics。這些手握大量現金的科技業(yè)巨頭們頻頻展開的巨額收購行動能有多少回報目前還無法確定,但必將對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和以可穿戴科技產品為主的人聯網(Internet of People, IoP)發(fā)展版圖帶來巨大影響。
高端消費性電子玩家對Beats Electronics都不陌生,這家公司在規(guī)模18億美元的美國耳機市場中占有率達27%,主要原因來自于其高昂的售價。事實上,Beats Electronics在高端耳機市場占有率達57%,該公司和目前蘋果在可穿戴式電子市場一樣,也提供音樂串流服務。這或許是促使蘋果改研發(fā)而轉向購并以獲取技術的最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科技巨擘們對于這些投資的態(tài)度,他們不提回收,而是將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并購稱之為投資策略,這或許可解讀為無論如何這些大宗并購案是不得不為的投資。而這類「直覺式」的投資也讓與人聯網和物聯網息息相關的可穿戴式技術更加受到矚目。
許多大型電子制造商、計算機公司和集團式企業(yè)都握有大量可立即用于投資的資本。從谷歌(Google)、三星(Samsung)到通用電氣(GE),這些公司的眼光都投注在下一代具有巨大潛力,能充份與其既有行動、電子及服務業(yè)務相輔相成,發(fā)展更大利益的新興市場。其中,可穿戴式技術是這些產業(yè)巨擘們最為關注的「下一件大事」。
市場分析機構IDTechEx分析師Peter Harrop預估,2025年全球IoP設備數量將超過550億個,其中有許多將會用到最新的印刷、柔性電子等技術。他也預計可穿戴市場至少會掀起500億美元的投資狂潮。
Harrop指出,在金融分析公司FactSet列出的前十名現金最充裕的公司中,有一半來自科技產業(yè),分別為微軟、谷歌、思科、蘋果和甲骨文。這五大科技公司共有2,450億現金,而且全都對物聯網、人聯網和可穿戴技術有著高度興趣。
Google以32億美元買下小型IoT/IoP設備供貨商Nest后,現已有數百萬個智能恒溫器、煙霧/一氧化碳傳感器連網了。Nest希望能從這些測量設備本身的分析功能中獲取更多利益。這些設備將能實現檢測及響應用戶需求等目標,就像Google開發(fā)的Google眼鏡,給糖尿病患者診斷用的隱形眼鏡,以及計劃中的智能手表等。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醞釀中的可穿戴技術──IoP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