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產品泛濫的時候,其積壓的問題也如決堤般暴露出來,在昨晚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上,針對如今興起的智能硬件的安全漏洞進行了曝光,也引起消費者陷入沉思。
無論是目前大熱的無人機、家用攝像頭、還是智能家電、汽車控制,黑客都可以通過這些智能硬件的安全漏洞對該設備進行攻擊,甚至控制用戶的設備,獲取用戶隱私信息,深深地影響用戶的人身及財產安全。
網絡安全是否避無可避
在安防行業(yè)內,安防知識網已經不止第一次探討這個問題,但目前的答案是可以提升安全防御,但無法規(guī)避網絡安全的威脅。
智能安全專家表示,現(xiàn)在很多設備只是加了一個網絡控制功能,本質上是方便消費者遠程無線操控,而一旦設備有了安全漏洞,做壞事的攻擊者也可以從遠程用漏洞成為設備的真正幕后主人,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個人隱私泄露。
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IT及通訊行業(yè)相比安防行業(yè)要意識得要早,也掌握更深的核心技術,但只要是網絡安全問題,便不會有本質的區(qū)別,國外網絡安全、軟件質量專家Synopsys總經理Andreas Kuehlmann認為,所有的網絡安全問題如果還原為還原成技術語言來闡述的話,那就是遇到軟件缺陷或者網絡安全漏洞,如遇到緩存區(qū)溢出、跨站攻擊、認證繞過等問題,在技術原理上看并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只是攻擊的對象從路由器和核心交換機轉移到網絡攝像機與存儲設備上。
視頻監(jiān)控面對的網絡安全隱患
自從2015年安防安全門事件之后,各安防企業(yè)在面對安全的問題上已經投入更大精力去提升自身設備的安全性。如果以安防行業(yè)的發(fā)展歷程看,模擬時代及網絡時代的初期以解決設備穩(wěn)定性及可視化為根本,那么網絡時代后期及可視化運用的階段將為加強視頻安全性及運用的豐富性為核心。而安全性將成為運用的本質保證,如果無法保證安全,無論是大數(shù)據還是云計算,這些關乎用戶核心業(yè)務的運用,將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目前,通過智能攝像頭的安全漏洞,已經不斷爆出美女洗澡被窺、公司上班被直播等等事件,攻擊者通過漏洞獲取用戶名和密碼,并實現(xiàn)遠程完全控制。這對本身強調安全防范的視頻監(jiān)控產品而言,是件耐人尋味的問題,但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正是推動產業(yè)發(fā)展和提升基礎技術的動力,所以網絡安全正是一把雙刃劍。
除了攝像頭之外,央視315晚會暴露飛行的無人機、使用中的智能插座、正在烤食物的智能烤箱等等,這些遍布于我們周圍的智能硬件設備都存在的安全隱患,無孔不入,而黑客都可以通過他們進行拍照、錄像、窺探隱私等,宛如一場黑科技大片。
安防知識網在此呼喚讀者們,目前最有效的防止黑客入侵的辦法正是更改設備初始密碼和及時升級修復系統(tǒng)漏洞,據統(tǒng)計,將近八成以上的被攻擊對象也因為用戶忘記修改初始密碼而造成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