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能源需求日益增長,城鎮(zhèn)化、數字化和工業(yè)化趨勢正在推動能源需求不斷上漲,在未來40年里,能源需求或將會翻番。這么一來,我們就陷入了能源困境,但與此同時,能源危機也為企業(yè)提供了提升能源效率的新機會,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幫助五大領域實現互聯互通、可持續(xù)、高效、可靠和安全:家庭、城市、工業(yè)、樓宇和云。
席卷全球的三大趨勢
城鎮(zhèn)化到2050年,世界城市地區(qū)將新增25億人口,66%的全球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對基礎設施、交通和公共服務造成的壓力可想而知。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數量已經從1990年的10個增加到了目前的28個,并且將在2030年達到41個。各城市需要研究實現效率—尤其是能源效率的新方式。要想成為宜居城市,必須確保能效。
數字化無處不在——在家里、在樓宇里、在云端、在業(yè)內。未來5年內,500億新的設備和“物件”將實現互聯。根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的數據,我們在2011年產生了大概1.8澤字節(jié)(1.8萬億千兆字節(jié))的數據——足以耗盡575億個32GB蘋果iPad內存的數據。 據預計,到2020年,我們將產生20倍都不止的數據。這意味著,對能源的需求將持續(xù)上升,讓我們面臨把握能效機會這一前所未有的義務。
工業(yè)化工業(yè)占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三分之一。到2050年,倘若未出臺任何新的政策措施,則該全球工業(yè)能源使用量預計將會翻番。即便實施了雄心勃勃的減排政策,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50年,使用量仍將至少增加50%。
能源困境
這么一來,我們就陷入了能源困境。一方面,在未來40年里,能源需求差不多將會增加1.5倍——源自能源使用權以及城鎮(zhèn)化、數字化和工業(yè)化三大趨勢這兩項雙重挑戰(zhàn)。不過,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以保證全球氣溫上升在可控范圍內,以免對地球環(huán)境產生影響。我們目前管理能源的方式是不可持續(xù)的。所有政府和科研機構均同意:我們今天所做的能源相關選擇將影響我們的氣候,并且將對未來幾代人產生影響。 為滿足能源需求增加1.5倍,同時二氧化碳排放減半的雙重需求,我們的能源使用效率必須提高3倍。
新興的能效潛能
我們的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電氣化?;旧衔覀兣c之互動的一切,要么已經電氣化,要么正在電氣化。從早晨我們開始一天的生活,到晚上結束一天的活動,幾乎一切與電氣化密切相關——例如家、汽車、工作、設備、娛樂。對電力與日俱增的需求——尤其是對樓宇、工業(yè)、智能設備甚至是交通的需求——要求配備久經考驗的能源管理方案。 此外,我們的生活也正在變得更加互聯互通。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生活、工作和娛樂的方式?,F在,物聯網將使一切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在未來5年內將有500億物件互聯。連通性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連通性指機對機(M2M)、人對人(P2P),以及人對機(P2M)。機器中的傳感器和嵌入式電子使已挖掘數據的新運營智能成為可能。這將反過來對效率的提升提供巨大的機會。
鑒于如此廣泛的電氣化以及連通性,能源模式也需要進行反思。這就是為什么發(fā)電需要更加分散化,更加貼近用戶。分散化能源正在全球快速演變。對本地能源的需求是一個驅動因素,尤其是提供可再生能源以及微型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