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Moore認為可容納數千個晶體管的裸片空間內,已經能夠容納多達20億個晶體管。經歷50多年芯片技術的指數級增長之后,這個行業(yè)即將迎來另一巨變。隨著物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我們有望生活在一個由超連接主宰的世界。
在物聯(lián)網這一廣闊的領域中,車聯(lián)網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這一開創(chuàng)性的變革對于汽車設計所帶來的影響尤其受到了中國市場的關注。
數據表明,201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車銷售市場。到2020年,中國有望占據全球新車市場需求的近35%。
互聯(lián)汽車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半導體芯片實現連通性。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分析師預測到2020年每輛車上的芯片數量將接近1,000個。下面讓我們來更加深入地了解促進車聯(lián)網發(fā)展的各種領先技術。
Wi-Fi無線連接
Wi-Fi就像一個游戲規(guī)則的改變者。無論是移動運營商、固定運營商還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都在試圖通過對這一網絡的挖掘或是有效整合來尋求突破的機會。
2013年6月,WiFi聯(lián)盟宣布正式發(fā)布IEEE 802.11ac無線標準認證,標志著5G Wi-Fi時代的來臨。與現有的802.11n相比,802.11ac是一個更快更穩(wěn)定的WiFi版本,傳輸速率每秒高達1.3 Gb,是現有11n標準網速的兩倍。
在汽車上搭載最新的無線802.11ac標準的5G Wi-Fi技術,將能夠使駕駛員與乘客通過暢通的5 GHz信道把移動設備中的內容同步并傳輸到車輛的信息娛樂系統(tǒng)以及后座顯示屏上。
汽車制造商可以利用車載Wi-Fi實現軟件升級和新特性。駕駛員可以使用移動設備遠程查看其車輛位置、油量與里程,同樣也可以在同一移動設備上接收關于車輛性能與診斷的預警信息。
此外,車載Wi-Fi技術還可以搭建移動熱點,在不依賴蜂窩設備且移動的狀態(tài)下實現與網絡的的連接。Wi-Fi同樣有望在V2X(vehicle-to-everything)通信和實現無人駕駛的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在支持千兆及以上速率的相關標準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Wi-Fi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
分析師們預測,截至2019年,支持Wi-Fi功能的車載應用數量將增長8倍。
基于最新802.11ac標準的5G WiFi技術能夠讓駕駛員與乘客在車內將移動設備的內容輕松同步并傳輸到車輛的信息娛樂系統(tǒng)和后座顯示屏上。
基于最新802.11ac標準的5G WiFi技術能夠讓駕駛員與乘客在車內將移動設備的內容輕松同步并傳輸到車輛的信息娛樂系統(tǒng)和后座顯示屏上。
Bluetooth®與智能藍牙
多年來,藍牙已成為使用車載免提手機的代名詞。被稱之為“智能藍牙”或“低功耗藍牙”(BLE)的節(jié)能技術是車載藍牙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重要技術之一。借助于BLE,藍牙在極少電量下就可以工作,充過一次電后,電池電量可維持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智能手表、血壓計、脈博監(jiān)測儀、酒精監(jiān)測儀或者血糖監(jiān)測儀等將成為第一波實現與車輛連接的可穿戴設備。目前,蘋果與安卓系統(tǒng)已支持低功耗藍牙(BLE)技術,低功耗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已逐漸成形。隨著支持藍牙低功耗(BLE)功能的半導體芯片的推出,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將在不久的將來擴展至車輛領域。
智能藍牙連接(Bluetooth Smart Ready)技術將在車輛與可穿戴技術連接的實現過程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實現監(jiān)測疲勞駕駛、血液中酒精含量以及血糖水平等生物計量指標的連接。
智能藍牙連接(Bluetooth Smart Ready)技術將在車輛與可穿戴技術連接的實現過程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實現監(jiān)測疲勞駕駛、血液中酒精含量以及血糖水平等生物計量指標的連接。
近場通信(NFC)
近場通信又稱近距離無線通信,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交換數據。目前已實現電子支付、身份認證、票務、數據交換、防偽等多種功能。
通過利用NFC技術,駕駛員僅需輕觸即可實現移動設備與控制面板的配對,無需再在兩個獨立屏幕上瀏覽菜單。
此外,在擋風玻璃中集成NFC技術還能讓NFC支持數字密鑰交換認證、用戶配置文件與車輛信息等數據交換的功能,這將極大簡化租車流程。NFC支持的數字密鑰應用還可以拓展至其他任務,例如移動支付以及出入受限制的大樓或停車場。
借助NFC,駕駛員可以通過輕觸實現將移動設備與控制面板的配對連接。無線充電將成為車輛的標準配置,實現真正的多設備即放即充的體驗。
借助NFC,駕駛員可以通過輕觸實現將移動設備與控制面板的配對連接。無線充電將成為車輛的標準配置,實現真正的多設備即放即充的體驗。
無線充電
設想在不使用多個充電器與插座的情況下,在類似中心控制臺這樣的單個平臺上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表等多個設備充電的場景。無線充電技術真正實現了自由的“即放即充”的新體驗,并且可兼容多種智能設備。而共振式無線充電技術則具有支持多個接收器的單發(fā)射天線設計和綜合無線電力控制系統(tǒng),并且能夠通過非金屬表面?zhèn)鬏旊娏Α?/p>
在物聯(lián)網的世界里,用戶將持有多個互聯(lián)網接入設備,因此推出單一的端到端無線電力解決方案變得勢在必行,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將這一功能特性納入到未來車型的設計計劃中。
以太網安全性
配備聯(lián)網與終端的車輛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網絡主干。數十年來,以太網一直是全球最受歡迎與最可靠的網絡技術。全球以太網標準長期以來已成功、安全地部署于動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內(如企業(yè)網)?;诟邘?、性價比、普遍性與內在的網絡安全的特性,車載以太網的應用與日俱增。
車載以太網將專業(yè)、獨立的系統(tǒng)集成于一個集中、安全的平臺之中。多個站點可以使用單一的數據傳輸協(xié)議并同時訪問與交換信息。從設備無縫連通性到高級的駕駛員輔助特性,以太網具備的成本效益能夠將豪華車型的安全性及休閑娛樂特性引入中級經濟車型當中。這些固有的特性只是以太網能夠在未來互聯(lián)汽車行業(yè)發(fā)揮關鍵作用的眾多原因之一。
車載以太網為車聯(lián)網應用進行全面優(yōu)化,能夠提供經驗證的標準與最大的的汽車網絡的安全性。
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所有新車將全部實現“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