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識網】高清數字監(jiān)控產品經過又一年的高速發(fā)展,亦非昔日可比,展現出來的高清監(jiān)控效果業(yè)界同仁有目共睹,并得到了業(yè)界的普遍認可,且業(yè)內對監(jiān)控產品數字化的呼聲還在不斷漲高。現在,數字、高清產品已不再僅僅是安防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而是實實在在地進入了安防應用領域,并在逐步取代原有的模擬監(jiān)控產品,從而成為安防監(jiān)控領域的主流。
2010年,是監(jiān)控產品由模擬向數字轉化關鍵的一年,它承載著安防技術的一大變革,也是這一年,數字、高清進入了廣泛的實用階段,由于數字高清產品的大量投入使用,因此,2010年,又被業(yè)界稱為高清元年。在 2010年即將離去之際,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中國安防行業(yè)在過去的一年里所取得的成就,并借此來探尋中國安防數字化未來的發(fā)展走向。
網絡化、高清化成主流
高清化是數字化產品的發(fā)展趨勢,它的表現直接關系到數字化產品技術的成熟與否,而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分辨率程度如何。目前高清攝像機的分辨率相較過去已有很大的提高,720P分辨率仍占據高清主流,擁有1080P的高清數字產品數量雖然還比不上720P的數量,但今年幾乎每一家廠家都有推出1080P或可以兼容1080P高清分辨率的數字產品,數量大幅上漲。目前,以720P為最佳分辨率的攝像機的感光芯片多采用CCD;而主推1080P高清分辨率的高清攝像機的感光芯片多為CMOS;此外,為了獲得更好的數據信息和應對不同照度環(huán)境的監(jiān)控需求,有部分廠商推出了新型的感光芯片,比如索尼的高清產品的感光芯片用的是他們自己研發(fā)的Exmor cmos,還有松下的MOS,此類感光芯片可以很好地彌補CMOS低照度監(jiān)控效果欠清晰的不足。
今年,幾乎所有的監(jiān)控產品生產廠家都在推高清化和IP化,尤其是前端信息采集設備,網絡化和高清化的程度更高,而且像素越來越高。在百萬像素攝像機中,目前廠家新推的攝像機中多以200萬像素為主,達到300萬、500萬像素的攝像機也不在少數,但由于300萬及以上像素的攝像機多在卡口等場所充當電警等用,受應用面限制,實際應用尚未廣泛,因此,廠家推出的這類高清攝像機不多。隨著200萬像素攝像機技術的成熟,200萬像素的網絡攝像機及其它高清監(jiān)控設備得到了很大應用。
盡管高清數字產品表現非凡,但依然有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延時、編解碼損耗等。對此,廠家和用戶及其頭疼,不斷尋求更好的高清解決方案。在此需求下,今年,數字化產品出現了一種新的應用,這就是將廣播級標準——SDI融合到安防領域中。這是一個純數字的高清技術,其在廣播電視的應用中已經很成熟,通過同軸線或光纖進行傳輸,擁有四大優(yōu)勢:無延時、全高清、高銳度、數據無損耗,這正是安防領域所需要的,能完美解決目前數字高清數據損耗、圖像延時等缺陷。盡管SDI技術的優(yōu)勢很明顯,但它尚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前端采集的數據量大,傳輸過程不經編解碼器的解壓縮,給數據的存儲提出了挑戰(zhàn)。目前,對SDI純數字高清存儲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全高清呈現,全高清存儲;另一種為全高清呈現,數據壓縮存儲。由于SDI技術剛剛進入安防領域,還有很多技術需要改進,以更適應安防業(yè)的應用。無延時、全高清、高銳度、數據無損耗的高清應用已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廣播級技術與安防的融合,將引領中國安防行業(yè)的高清化向一個更高的層次發(fā)展。
[nextpage] “全套”建設理念增強
隨著這幾年新技術不斷在安防產業(yè)中應用,加上進入門檻低,涌現了大批的安防廠家,以致造成了目前國內安防業(yè)激烈的競爭局面。廠家為了更好地打開市場,提升企業(yè)競爭力,選擇了走“全套”的道路,將產品、方案、服務等溶為一體,從前端的攝像機、中端的光端機,再到后端的存儲設備、管理平臺等,形成一整套的系統(tǒng),通過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套服務,行業(yè)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
從行業(yè)的角度看,安防行業(yè)開始摒棄“單兵作戰(zhàn)”,加強了產品的全面性和整合性,同時加強了與同行業(yè)廠家的合作,增強產品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各廠家還加強了與安防行業(yè)外的廠家進行合作,比如與移動、聯(lián)通、電信等運營商的合作,將3G技術融入安防,擴大聯(lián)動范圍,增強聯(lián)動效應,可謂行業(yè)內整合,行業(yè)外融合,向著全面化的道路發(fā)展。
從服務層面看,目前很多廠家不斷推出的“全套服務”,可使產品的應用更有針對性,大幅提高使用效率,滿足客戶的需求。但不得不提醒的是,由于各家的標準不統(tǒng)一,市場混亂,也會給客戶在產品選用上受到很大的制約。
硬件產品在整合發(fā)展,軟件產品亦“全面化”,這集中表現在平臺的整合上。很多廠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平臺,它們不但能夠完全兼容自己的產品,對同行業(yè)的其它品牌產品也實現了大融合,不但可兼容數字產品,模擬產品也可很好地實現整合。有些平臺廠家還專門研發(fā)了“中間件”,通過“中間件”的開放,即可實現大融合。這為用戶的產品選擇提供了很大的空間,通過開放性的軟件設置,大部分的品牌產品都可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操作,行業(yè)融合趨勢明顯。
[nextpage] 國際品牌廠家開始追求新應用
在此次展會中,國際品牌廠家本土化趨勢明顯,其針對中國市場為產品增加了很多適于中國客戶需求的功能。過去,索尼產品憑著優(yōu)良的品質,不用推出具有紅外等特色功能的產品也能占據中國市場很大的份額,但隨著國內安防行業(yè)競爭的逐步激烈,他們今年推出的攝像機中,有很大一部分產品都帶紅外功能,新品更是如此。其它品牌產品也有推出各種特色功能的產品。當然,國際品牌產品在中國本土化的同時,還是以原有的功能為主,包括寬動態(tài)、強光抑制、自動增益、日夜切換等,并不斷對這些功能進行改良和提升,以自身產品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去融合各種特色功能,更能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
雖然國際品牌產品在逐步網絡化、高清化,但仍有部分廠家產品的網絡化趨勢不是很明顯,所推的產品還比較保守,有的甚至還是以模擬產品為主,這些廠家認為:目前中國市場對網絡、高清化產品的需求還未膨脹,加上價格等因素的制約,模擬產品還占市場主流;而且,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模數混合設備,兼容性能良好,完全能滿足既需要模擬產品又需要數字產品的用戶的需求。抱有此觀點的廠家覺得,當務之急應是增強產品的基本功能,使之盡善盡美,這樣,才能得到客戶的青睞,最終贏得市場。對于產品網絡化,這些廠家還抱觀望態(tài)度,表示將來會跟著市場走,當數字時代來臨時,他們也會生產優(yōu)秀的數字化產品。
[nextpage] 無線技術取得新突破
在安防領域中,無線技術有很大的應用需求。中國幅員廣闊,有很多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當布線難度大時,無線安防就成為首選。在一些新技術領域或特殊場所,也常常會應用到無線技術。從原先的GPS定位到近年采用的3G、wifi技術等,人們總在不斷地探索最適合于安防應用的無線技術,但有很多技術的應用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在信號、數據傳輸速率上,比如3G,其傳輸碼率僅有100-200kbps,遠遠滿足不了安防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F在通用的wifi標準多為802.11g、802.11 a、802.11 b,依然有很多局限。
攜元天成最近推出的車載無線系統(tǒng)應用了802.11n標準的Wifi技術,數據傳輸碼率理論上能達到300Mbps,在實際應用中,也能達到120Mbps,且具有超長的無線組網距離(50Km),無線安全等級更高,支持時速達120Km/h高品質移動視頻實時監(jiān)控,實現無線視頻圖像的高品質保障。此技術標準能夠很好地解決目前無線技術的桎梏,可以應用在高鐵等特殊需求場合。
但有部分業(yè)內人士對802.11n標準存在質疑:在中國目前的無線環(huán)境下,Wifi信號覆蓋面有限,應用范圍還是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采用802.11n的技術標準還不到時機。
[nextpage] 民用化趨勢增強
現在,安防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一方面得益于安防技術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安防意識也增強了。前者為安防產品的普及提供了可能,后者則刺激了人們對安防的投入,推動安防產業(yè)的發(fā)展。
廠家今年在推產品時,更注重了民用領域的應用,用戶群體的定位也不再一味追求政府部門,而將目光轉向了分散的普通大眾。由此,一方面可看出廠家的市場推廣方向側重點發(fā)生了轉變;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現在安防廠家間競爭的激烈,他們開始改變銷售策略,向著具有更廣大市場的民用領域發(fā)展。
廠家為適應民用需求,不斷地改進產品的操作、平臺應用更加簡易化,不斷加強產品的集成化與簡約化,以彌補普通用戶文化水平不高的缺陷。北京漢邦高科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劉毅介紹說,通過提升算法、數據壓縮、芯片運算等能力,可以使產品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良好實用效果。高集成度產品輕便,結構結實,不易損壞,后期的維護和使用也比較方便,將會深受普通大眾的喜愛。
結語
通過對安防廠家的一系列調查,我們發(fā)現民族品牌產品相較往年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它們功能豐富化、本土化特色明顯,雖然在技術上相較國外大廠的產品來說還有一定差距,但成長快速,產品的針對性更強,更符合國內客戶的需求,而且,經過多年的研發(fā),已有很多國內產品在性能上完全不亞于國際品牌產品,并與國際品牌產品形成了激烈的競爭。
數字、高清產品在2010年雖然取得了長足發(fā)展,但仍有很多不足,需要業(yè)內共同去改進和完善,以使技術、產品、方案得到更有效地結合和應用,同時,各廠家還要探尋出有自己特色的產品。我們期待著2011年中國的數字安防再上一臺階,技術與應用得到更完美的結合,以為打造平安城市、平安中國貢獻出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