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邏現場實錄》中的一名警察小哥哥最近被廣大微博粉絲們舔顏,筆者帶著“盤它”的心理把《巡邏現場實錄》追了個遍,沒想到最后卻被片中的警務技術折了腰。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公共機關共有180萬警察,在派出所工作的約占27%,其余的警力分布在治安大隊、刑警大隊、禁毒大隊、交警大隊等多個大隊以及及警令部、政治部等綜合管理部門。在我國,每萬人約有警力數量18人左右,這與每萬人口25名警察的國際標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治安管理是任何城市的重中之重,在警察人數嚴重匱乏的情況下,除了國家強制體系的效力,日益漸長的科技手段已如同警察一般成為城市治安管理的中堅力量!
“空中天眼”——警用直升機
《巡邏現場實錄》中出現的第一類治安利器就是警用直升機。這種常年在我們頭頂盤旋的飛行器對于你我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但大多數人卻忽視或不明了其價值所在。
被譽為“空中天眼”的警用直升飛機是一種可以進行留空懸停、垂直起降、超低空飛行以及不依賴機場和跑道的飛行器,除了可以較快飛行抵達目的地,警用直升飛機還承擔著實時巡邏的作用,在飛行途中對巡邏實時畫面進行錄制、監(jiān)測和傳輸,一旦發(fā)現不確定問題將及時與地面公安指揮中心產生聯動,起到現場空中的取證收集以及監(jiān)視犯罪分子的作用。
現如今,目前我國已擁有32支警用航空隊50余架警用直升機在各地執(zhí)行任務。而警用直升機也已經成為指揮地面警力、維護治安、疏導交通、追捕逃犯等的有效工具,在我國的安防任務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無人機或將成為警用直升機家族的一員,為城市治安效力。
城市管理“大腦”——地面公安指揮中心
警用直升機將巡邏實時畫面?zhèn)魉椭恋墓仓笓]中心,被譽為城市管理“大腦”。從字面意思我們就能看出,其地位必定不同凡響。
公安指揮中心是城市平安的中樞系統(tǒng),集網絡中心、信息中心、信息發(fā)布中心、通迅中心、調度中心、監(jiān)控中心等多功能為一體,內置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有無線通迅系統(tǒng)、主機系統(tǒng)、公安GPS、GIS系統(tǒng)、政府視頻會議等等,以達到全城監(jiān)控、快遞響應、下達指令、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每一宗案情的效果,保障城市安全。
以《巡邏現場實錄》中多次出現的警用偵查指揮定位系統(tǒng)為例。公安指揮中心利用現有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PGIS)建設定位信息管理平臺,并通過建立專用地理信息數據庫,開展地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與其他系統(tǒng)進行集成,利用其他信息系統(tǒng)提供的豐富資料,實現各警種和聯動單位的資源共享,為現場指揮員臨機指揮、科學決策等提供有力依據。但隨著現代城市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公安工作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tǒng)Web平臺信息管理和思路已不能滿足當前需要,特別是對公安偵察指揮定位的需要?;诖颂攸c,警用偵查指揮定位系統(tǒng)在Android平臺開發(fā),分析和實現了警用偵察指揮定位系統(tǒng)的核心功能模塊,包括地圖繪制模塊、目錄服務、路徑搜索、地理編碼、逆地理編碼、測算、調度、預警,形成了無線查詢、遠程調度和視頻指揮的新型扁平化指揮模式,為一線警務人員直接提供各類位置信息,使得信息實時化、現場指揮調度和應變決策的效率得到極大地提高。
“城市之眼”——視頻監(jiān)控
在《巡邏現場實錄》已播出的10集中,無論是失蹤人口軌跡調查、犯罪分子作案細節(jié)調查、亦或是其他案情調查,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必不可少的刑偵力量。
記錄片《輝煌中國》第五集共享小康中提到:“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視頻監(jiān)控網絡,視頻鏡頭超過20000萬個,這個叫做“中國天網”的大工程,是守護百姓的眼睛?!?/p>
傳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特點我們不必多談,在這波人臉識別,智能分析、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的加持下,更具科技感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智能視頻監(jiān)控、人體行為分析和智能交通等領域。而隨著視頻結構化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將不僅僅是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補充,未來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載體攝像頭將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攝像機,不但能進行在線升級,而且還能在某些細分場景下進行在線學習和自我訓練,能夠實現對危險分子的主動識別,讓安防行為由被動向主動進行轉變。
也就是基于以上特點和展望,具有人臉識別、視頻分析的視頻巡邏系統(tǒng)的出現極大程度解決了人眼查看視頻的費力、費時、精準度低的問題,視頻監(jiān)控正在逐漸成為中國公安的“最強城市之眼”,并與空中警航、水面巡邏警、街面網格化巡邏以及地下鐵沿線的警務融合互補,形成了城市立體防控巡邏體系。
“最佳助手”——警用對講機+警用穿戴式攝像頭
其實警用對講機和警用穿戴式攝像頭已經算不上什么新鮮東西,這兩個被全球警察廣泛使用的執(zhí)法設備,已成為他們執(zhí)勤的最佳助手。
《巡邏現場實錄》每位被拍攝的巡警都配有警用對講機和警用穿戴式攝像頭,110總部接到報警信息,將立刻通過無線電呼叫距離報案者最近的巡警前去支援,這樣不僅能以有效的減少警察的反應時間,更快的制止犯罪或者拯救傷者。也就是說,警用對講機很大程度上起著連接巡警與110總部的作用。
而警用穿戴式攝像頭也稱隨身攝像頭,警察可將其佩帶在衣領、肩膀、眼鏡上。在執(zhí)法過程中全程錄音、攝像,警用穿戴式攝像頭的出現不僅能保障案件的真實性和執(zhí)法的公平性,也能有效遏制警察過度執(zhí)法的現象。警用穿戴式攝像頭不僅自推出以來,警用穿戴式攝像頭就已在警用執(zhí)法記錄儀產品中占據了絕對的領先地位。
安防黑科技——警用AR眼鏡
盡管《巡邏現場實錄》中并未出現警用AR眼鏡的身影的,但筆者認為,這項被成為“安防黑科技”的警用AR眼鏡,也是警務工作走向智能化的一大縮影。
警用AR眼鏡在警務工作中主要具有移動智能識別、移動監(jiān)控巡查以及遠程調度功能,具體表現在:警用AR眼鏡不僅可實時識別人臉信息、人證比對、車牌比對;也可讓現場警員對接公安部門的數字視頻管控平臺,實現常規(guī)巡查實時記錄,歸檔調閱。在遭遇突發(fā)情況時,也可進行第一視角直播;且通過警用AR眼鏡,指揮人員還可遠程調度一線警員?,F場人員可通過智能眼鏡實現信息共享,彼此配合。
走出娛樂舒適圈的AR眼鏡,通過對音視頻信息采集以及對多警種信息的深度融合,已成為一種新型可穿戴警用裝備產品,并已在警察的執(zhí)法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
安全是國家賦予本國公民最高的福利,而安全感更是一個國家賦予公民最大的幸福感。
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安全系數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亞洲安全指數最高的國家,也躋身成為全球安全指數排名第五的國家。這對擁有將近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必定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情。
這份幸福感的背后是180萬中國警察夜以繼日的努力,也是高科技水平建設下的時代成果。
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為努力和科技助力下,所有普通的力量都將創(chuàng)造我們不普通的幸福生活。在安全感成中國新名片的同時,我國新警務已從“汗水警務”完成了到“智慧警務”的轉變。
(本文圖片截取自《巡邏現場實錄 2018》)